预制菜中常用的保水剂有多种,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制菜保水剂:
磷酸盐类保水剂:
成分:磷酸盐是应用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之一,作为重要的食品配料和功能添加剂,广泛应用于肉制品、禽肉制品、海产品等的加工过程中。
作用:磷酸盐对蛋白质具有增强作用,可增加肉制品的水合性和保水性,提高水的浸透性,促进食品的软化和改善食品的质量,保持食品的优良风味。
注意事项:但人体摄入太多磷会使体内的钙无法充分吸收、利用,容易引起骨折、牙齿脱落和骨骼变形。同时,肉制品中磷含量过高还会带来苦涩的口感,影响菜肴的最终感官,因此国家标准GB 2760对磷酸盐的添加量具有明确的限制。
无磷保水剂:
成分:以碳酸盐、柠檬酸盐为主。
作用:主要通过碱性作用,破坏肉制品外表面,使水分子能够进入肉组织内部,实现保水的目的,并且明显改善口感。
注意事项:无磷保水剂往往碱性较强,添加量高时产品具有明显的碱味,而且冷冻后失水明显。
天然果蔬纤维类保水剂:
成分:包括马铃薯纤维、大豆纤维、燕麦纤维、柑橘纤维以及亚麻籽超微粉等。
作用:通过在滚揉过程中进入肉制品内部实现保水效果,不仅可以增强肉制品的硬度,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出品率。
优点:成分更加天然,标签更加健康,可以实现配料表的清洁化。例如,亚麻籽超微粉富含膳食纤维以及天然植物多糖胶——亚麻籽胶,具有高效的乳化性、抗淀粉反生以及增稠特性。
其他保水剂:
淀粉:预制菜保水剂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,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和保持食品的稳定性。
甘油:具有保水性的化合物,可以与水分分子形成氢键,从而增加食品的保水性。在加工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增加粘度和稠度的作用。
聚糖:由多个糖分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,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和粘稠性,可以用来增强食品的稳定性和保持食品的柔软口感。
物理变性剂:如明胶、海藻酸钠等,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改变预制菜的组织结构和稳定性,使其具有更好的口感、质地和稳定性。
综上所述,预制菜中常用的保水剂种类繁多,每种保水剂都有其独特的成分、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。
在选择和使用保水剂时,应根据预制菜的具体需求和国家标准进行合理搭配和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