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义:能改善(减小)乳化体中各构成相(ComponentPhase)之间的表面张力,形成均匀分散体的物质。可以使食品中的油与水呈现均匀、稳定的混合乳浊液状态的一类具有亲水和亲油两种基团的物质。
来源:一般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。乳化体系性质:水包油(o/w)型和油包水(w/o)型二种。解离特性:阴离子型(如硬脂酰乳酸钠等)和非离子型 (绝大部分乳化剂)。
我国现允许使用的乳化剂有29种:
脂肪酸甘油酯:单硬脂酸甘油酯,双乙酰酒石酸单(双)甘油酯,松香甘油酯(酯胶)、氢化松香甘油酯,辛、葵酸甘油酯,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,聚甘油单硬脂酸酯,聚甘油单油酸酯。
蔗糖酯:蔗糖脂肪酸酯、乙酸异丁酸蔗糖酯。
山梨糖醇酯: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、柠檬酸钾。
大豆磷脂:改性大豆磷酯(羟化卵磷脂)。
丙二醇脂肪酸酯。
木糖醇酯: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、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。
硬脂酰乳酸盐:硬脂酰乳酸钠、硬脂酰乳酸钙。
其他:磷酸氢钙、磷酸二氢钙、硬脂酸钾、酪蛋白酸钠等。
乳化剂的应用:
1.乳化作用:
防止食品油水分离,防止糖和油脂起霜等。
如巧克力、冰淇淋、奶油、蛋黄酱。
2.对淀粉食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
因可与直链淀粉结合成稳定的络合物,使直链淀粉难以结晶析出,从而起延缓淀粉老化的作用;能与面粉中的脂 类和蛋白质形成氢键或偶联络合物,强化了面团的网络结构。
如用于面包、糕点、饼干、面条等淀粉食品。
3.调节粘度
便于生产操作。如口香糖、巧克力、饼干。
4.稳定气泡和充气
内含饱和脂肪酸的乳化剂对泡沫有稳定作用。如冰淇淋。
5.润湿和分散作用
奶粉、可可粉、麦乳精、速溶咖啡、粉末饮料冲剂等食品中利用此作用可提高冷水和热水中的溶性性。
6.控制结晶作用
乳化剂可作油脂结晶调节剂,控制食品中油脂的结晶结构,以改善食品口感质量。
如人造奶油、冰淇淋、巧克力。
7.反乳化-消泡作用
在某些加工中可加入相反作用的乳化剂来破坏乳液的平衡,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乳化剂可做消泡剂用于乳制品加工。
8.增溶作用
HLB值大于15的乳化剂可作脂溶性色素、香料、强化剂的增溶剂。
9. 防粘作用
乳化剂可在糖的晶体外形成一层保护膜,起防潮作用。
10. 抗菌、保鲜作用
蔗糖酯具有一定的抗菌性,可用作蛋品、水果、蔬菜等保鲜涂膜剂的乳化剂,提高其抗菌性能;天然乳化剂卵磷酯还有抗氧化作用。
连云港树人科创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乳化剂有:柠檬酸钾、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等,下面介绍在各主要食品中的作用举例:
磷酸氢钙在面包、蛋糕类:
(1)防止面粉中直链淀粉的疏水作用,从而防止老化、回生;
(2)降低面团粘度,便于操作;
(3)促使面筋组织的形成;
(4)提高发泡性,并使气孔分散、致密;
(5)促进起酥油乳化、分散,改善组织和口感。
磷酸氢钙在焙烤制品中:
乳化剂可强化面筋网络结构,防止因油水分离所造成的硬化,增加韧性和抗拉力(如面条),以保持其柔软性,抑制水分蒸发,增大体积,改善口感(如馒头)以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(或钙)的效果最好。
在糖果、巧克力制品中
可通过乳化剂以控制固体脂肪结晶的形成、晶型和析出,防止糖果返砂,巧克力起霜,防止人造奶油、起酥油、巧克力和花生白脱乃至冰淇淋中粗大结晶的形成等。
乳化剂举例:
柠檬酸钾的使用:
①糖果、巧克力:可防止油脂分离现象,提高糖果防潮性,减少变形,防止粘牙,改善口感。
②冰淇淋:可使组织混合均匀,组织细腻、爽滑、膨化适度,提高保形性。
③人造奶油:可防止油水分离分层现象,提高制品的质量。
④饮料:加入含脂的蛋白饮料,可提高稳定性,防止油脂上浮和蛋白下沉。在乳化香精中还可用作稳定剂。
⑤面包:可改善面团组织结构,防止面包老化,使面包松软、体积增大、富有弹性。
⑥糕点:可与其它乳化剂配伍作为糕点的发泡剂;可与蛋白形成复合体,从而产生适度的气泡膜,使制得的糕点容积增大。
⑦饼干:加入面团可使油脂以乳化状态均匀分散,有效防止油脂渗出,提高饼干的脆性等。